考研政治馬原重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
1.生產力的含義和基本要素
生產力是人們解決社會同自然矛盾的實際能力,是人類改造自然使其適應社會需要的物質力量。它表示人和自然的關系。
其基本要素包括:①勞動資料即勞動手段;②勞動對象;③勞動者。勞動資料里最重要的是生產工具,它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客觀尺度,是區分社會經濟時代的物質標志。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合稱生產資料。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只有把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相結合,才能變成現實生產力。
2.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中的重要因素
生產力中還包含著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是知識形態的生產力,即一般生產力,它能夠應用于生產過程、滲透在生產力諸基本要素之中而轉化為實際生產能力。
在現代,科學技術日益成為生產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是第一生產力。
3.生產關系的含義和內容
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關系。生產關系是社會關系中最基本的關系。在生產關系中,生產資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決定性的,它構成全部生產關系的基礎,是區分不同生產方式、判定社會經濟結構性質的客觀依據。
4.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
生產力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總是從基本相適合到基本不相適合,再到基本相適合。
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反作用歸根到底還是由生產力決定的,取決于生產關系是否適合生產力的狀況。判斷一種生產關系是否優越的標準,在于這種生產關系對生產力是適合的還是不適合的,是促進還是阻礙生產力發展。
上一篇:毛概大事件紀要
下一篇:考研翻譯方法:增譯法詳解